商会与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举办“中企应对跨境数据传输合规方略”线上培训会
2025年3月13日,欧盟中国商会携手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举行“中企应对跨境数据传输合规方略”线上培训会。本次培训会旨在深入解读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下简称GDPR)下的跨境数据合规策略,助力中国企业在欧业务与合规的协同发展,活动吸引了超五十家企业及机构参会。
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刘坚东欢迎各与会嘉宾。他表示,GDPR是全球最具影响力、也是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之一,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安全流动、保障业务稳定运行,是在欧中企面临的重大挑战。商会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为中企提供更清晰数据合规指南,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稳健前行,共同推动数据合规新生态的建立,促进更多国内数字企业“走出去”,在欧洲范围内实现数据合规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线上培训会由欧盟中国商会秘书长方东葵主持。他表示,在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中,跨境个人数据传输已成为全球商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的法规环境下,企业必须保持信息更新,并采取最佳实践保护数据安全。
在开场和欢迎辞后,来自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的资深专家对GDPR跨境数据合规策略进行深入讲解。
01 GDPR 的数据传输概述
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Csaba Vari博士为与会企业梳理了GDPR的核心内容。GDPR 作为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的基本法规,适用于所有欧盟成员国及欧洲经济区。在某些领域,允许成员国制定补充性法规,如就业相关数据保护、出于公共利益目的的数据处理等。
GDPR 的核心原则包括数据处理的合法性、透明性、目的限定、数据最小化、准确性、完整性与保密性等。Vari博士强调了GDPR中“问责制”的重要性,以及“隐私设计”和“默认隐私”概念在数据保护中的实践。此外,GDPR 赋予数据主体多项权利,包括个人数据访问权、更正权、删除权、限制处理权、数据可携权及反对处理权等,也包含对自动化决策(如人工智能信用评分)的特定要求。
在法律责任方面,Vari 博士介绍了 GDPR 规定的四类制裁措施:民事责任(数据主体可要求损害赔偿)、行政责任(最高可达 2000 万欧元或全球营业额 4% 的罚款)、刑事责任(严重违规可导致监禁或数据处理禁令)以及声誉损害(企业面临负面媒体报道及市场信任危机)。GDPR 的监管原则对所有在欧盟市场开展业务的企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02 跨境数据传输的挑战与实践案例
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律师Andras Gaal主要就“第三国”(欧盟及欧洲经济区外的国家)数据传输问题展开论述。欧洲经济区内部的数据传输无需额外限制,但如果数据需传输至第三国,企业需依赖充分性决定、数据传输工具或特殊例外来确保合规。
首先,充分性决定由欧盟委员会作出,是对第三国的法律分析后,确认其数据保护水平与欧盟等同,并实施与欧盟内部相同的数据传输规则,目前欧盟作出充分性决定的国家包括阿根廷、日本、韩国、瑞士、英国、美国等。如果不具备充分性决定,数据出口方必须使用 GDPR 规定的数据传输工具,例如标准合同条款(SCCs)、具有约束力的公司规则(BCRs)等。若以上两者都不满足,则需申请“特殊例外”,例如,数据主体已明确同意,或数据传输是履行与数据主体相关的合同所必需,或数据传输是建立法律主张的必要条件。
他提到,由于数据传输合规问题,近年来多家企业遭受欧盟监管机构巨额罚款,如某社交媒体平台因未采取足够补充措施,被罚 12 亿欧元,荷兰、葡萄牙、瑞典等国也因类似问题对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
培训会尾声,欧盟中国商会传播与调研主任梁淋淋组织企业代表与嘉宾开展问答。
问:通常情况下,完成数据传输合规评估需要多长时间?
答:这取决于公司的节奏和准备情况。一般来说,数据传输合规评估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较大的企业或涉及多个国家的数据传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在准备阶段,企业需进行数据映射、分类数据处理活动,并协调合规、法律、IT、采购或人力资源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因此这一过程可能较为复杂。
问:当前是否有涉及中国公司的 GDPR 相关调查案例?
答:是的。GDPR 相关调查的一部分背景来源于Schrems II案,该案件涉及数据隐私活动人士对跨境数据传输的挑战。过去,该案件主要针对美国的数据传输,而目前也开始涉及中国企业。这些调查的重点在于企业是否具备适当的数据传输工具,类似的调查在过去针对美国企业进行过,并最终得到了妥善处理。
问:GDPR 的适用范围是否涵盖欧洲企业?
答:GDPR 主要保护自然人的个人数据,而不是公司数据。因此,如果中国企业向欧洲企业销售设备,GDPR 一般不会适用。但如果涉及企业代表的个人数据(如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等),GDPR 可能会对其数据处理方式施加约束。此外,欧盟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项专门针对企业数据的新法规。
问:企业向中国传输数据的主要风险是什么?
答: 包括三点。其一是欧盟监管机构的审查,如果监管机构认为企业采取的保护措施不足,可能会对企业处以罚款,或要求企业重新评估和调整数据传输安排。其二是网络安全事件,如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等问题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其三是数据类型的影响,一般客户数据的风险较低,但如果涉及健康数据、金融数据或其他敏感数据,监管要求更严格,企业需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问:数据传输合规评估的有效期是多久?是否需要定期重新评估?
答:评估的有效性取决于数据处理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数据传输方式、法规要求或目的地国的法律环境发生变化,企业需要重新进行评估。此外,欧盟数据保护委员会建议企业定期进行后续评估,例如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以降低数据合规风险。
问:如果公司签订集团内部数据传输协议(IGDTA),是否仍然需要签订标准合同条款(SCCs)?
答:是的,IGDTA 并不能替代 SCCs,而是一种补充。IGDTA 本质上是集团内部的数据传输协议,它通常会包含 SCCs 以及必要的补充措施,以确保数据传输符合 GDPR 规定。因此,企业若选择 IGDTA,通常仍然需要签署 SCCs 以满足合规要求。
问:IGDTA 是否需要获得欧盟委员会或其他监管机构的批准?
答:不需要。IGDTA 无需提交给监管机构批准,企业可在集团内部直接实施。但若涉及 GDPR 评估,企业可以咨询监管机构意见,但这种做法并不常见。
问:跨境数据传输(特别是涉及运营技术方面)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互联网行业在实施上有何不同?
答:从法律角度来看,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尽管在技术上有所不同,但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组织措施上,这更属于技术专家的领域。因此,企业在实施合规措施时,应该让法律部门和 IT 部门共同评估,确保符合 GDPR 要求。互联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法律差异。但如果企业是一家大型 IT 服务提供商,在公司集团内部传输个人数据,出于声誉考虑,可以考虑采用BC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