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商会新闻

《周·知》| 冯德莱恩连任胜算多大? 欧盟新一届领导层任命“谈崩了”

来源:欧盟中国商会| 发布时间:2024-06-22
分享        

编者按:欧洲议会选举本月初落下帷幕,各方就欧盟新任领导集团任命已展开博弈。在俄乌冲突、美国大选、国家利益、党派权力、个人政治前途等多重因素“加持”下,本周的欧盟非正式峰会“谈崩了”,各方未能就“三驾马车”新任领导达成协议。本周中欧在布鲁塞尔举行第五次环境与气候变化高层对话,中方就欧盟电动汽车调查再发声;欧洲舆论注意到,中欧经贸领域的“火药味”更浓了,周五,商务部指出,“欧方不断挑起贸易争端,仅2024年以来,欧方就密集出台了31项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其中贸易救济措施25项……欧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周五,数个欧洲政要开启访华行程,包括波兰总统杜达于6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抵华展开为期3日的访问,面对当前中欧贸易紧张局势,他说“决心鼓励与中方展开讨论”,不会“任由事态发展”。本周三在布鲁塞尔,欧盟中国商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联袂举行《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中欧企业圆桌论坛,法国、爱尔兰前部长等认为欧洲应该向中国学习绿色转型;《报告》发布引发欧洲舆论强烈关注,82%受访企业表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导致对欧投资信心下降, 73%受访企业表示调查对其欧洲市场销量产生负面影响。德国官方数据显示,5月份德国对华出口同比下降14%,降至75亿欧元,经贸下行引发关注。感谢阅读欧盟中国商会《周·知》,订阅中英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

周知_副本.jpg

周知·重点聚焦

本月初的欧盟选举中,极右翼势力获胜,引发了法国的提前大选和政治动荡,人们的注意力聚焦至欧盟新领导层人选的谈判上。最初欧洲舆论分析认为,下一届欧盟领导人任命方案似乎已接近达成,冯德莱恩(von der Leyen)继续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葡萄牙前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Antonio Costa)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担任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2024年6月17日,欧盟领导人非正式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旨在对下一届欧盟领导人人选进行讨论。然而,尽管各方对此抱有高期望,希望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但暂时未能如愿。

媒体报道,首先本次会议未能就冯德莱恩连任达成一致。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等领导人曾表示,他们接近达成协议。然而,会议结束后,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表示:“今晚没有达成协议”。这也反映出会议中存在的分歧和复杂的权力博弈。

从会议讨论的内容来看,虽然多家外媒指出,欧盟三大职位——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的任命已初步达成共识,但在这次会议中最终未能落实。外交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欧洲人民党(EPP)与社会党和民主党(S&D)之间的权力平衡问题。EPP希望在现有职位分配中获得更多权力,甚至提出“瓜分”欧洲理事会主席的两段两年半的任期,由欧洲人民党的成员获得其中一段,而这反过来“激怒”了S&D,其希望确保科斯塔的职位。因此,这场拉锯战导致了最终协议的破裂。

其次,会议中的权力博弈不仅限于党派之间,还涉及到国家利益和个人政治前途。例如,谈判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对当晚进展表示不满,认为其他欧盟领导人试图将她排除在谈判之外。梅洛尼在欧洲选举中取得胜利,但在这次讨论中,她的意见似乎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达成共识的难度。

此外,欧盟领导人未能达成一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性。当前,欧盟正应对乌克兰危机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回归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欧盟新领导层人选的确定更与欧盟未来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因此,各方在讨论中更为谨慎,导致谈判时间被拉长。

尽管此次会议未能达成最终协议,但也并非全无收获。欧盟领导人将在6月27至28日的正式峰会上继续讨论,希望能在那时达成共识。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这是一场良好的对话,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达了类似的乐观态度,认为在下一次会议上有望达成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冯德莱恩能如预期获得足够的领导人票数,她就可以着手挑选委员。这些委员将来自每个欧盟成员国,并考虑性别平衡和政治派别。但她还需要跨过一道障碍:新一届欧洲议会必须批准领导人挑选的提名和拟定的委员。

大多数来自EPP的议员(该党在即将上任的720个议会席位中占有190席)将支持冯德莱恩,但她仍需要其他支持才能确保多数席位。这种支持可能来自其他主流政党,如S&D和复兴欧洲(Renew),或者来自绿党,不过冯德莱恩也可能争取极右翼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支持。

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月,中国对欧盟的电动汽车出口量下降了近20%,从一年前的94,102辆下降至75,626辆,出口额也下降了三分之一。

这一大幅下滑不仅是数字上的减少,还代表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遭受的挑战。相关分析人士将其归结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双反”调查以及新的进口登记法规等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直接结果。

2023年10月,欧盟正式启动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双反”调查,即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等中国公司均在重点调查名单之中。所涉产品是主要设计用于包括驾驶员在内的九人或九人以下的运输,仅由一个或多个电动机驱动的新型电池电动车。此举旨在调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否获得了“不公平”补贴,从而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进而扭曲了欧盟汽车市场。

2024年3月6日,欧盟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为期9个月海关进口登记的实施法规,这项措施自3月7日起生效。此法规的实施,预示着欧盟未来可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追溯性关税。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欧盟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总价值大幅下降,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汇率波动以及中国商品价格的相对下降。从中国电动汽车总出口来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增长了8%,达到248,211辆,但电动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3%。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在2024年初出口量和出口额的下降,可能还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2024年2月经历了中国的春节假期,有效工作日减少,传统上制造业也会进入生产淡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活跃度,进而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出口情况。

在西方围堵之下,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表现出活力与韧性,正在转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伙伴国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RCEP是涵盖亚洲15个国家,旨在降低贸易壁垒和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取消成员国间高达90%的进口关税。

2024年1-2月,中国对RCEP合作伙伴的电动汽车出口在同期增长36%,其中,对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电动汽车出口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7倍和1倍。

面对全球新能源浪潮,中国与RCEP成员国合作领域广阔,前景良好。东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东盟国家正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汽车产业基础。《2023年东盟投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前十大电动汽车制造商都在东盟经营发展,其中9个在该地区积极投资并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在全球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许多东盟国家也制定了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和配套政策,中国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全球领跑者之一,双方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具有非常强的协同性、互补性。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通过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关系,不仅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还能够加深与这些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合作。

除此之外,中亚地区也开始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另一个新兴出口目的地。今年前两个月对该地区的出口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倍。

逆风之下,站稳脚跟实属不易。但我们看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出口机遇,加速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还将深刻影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周知·热点速览

波兰总统杜达22-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报道,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波兰总统杜达将于6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介绍,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杜达总统举行会谈,擘画中波关系未来发展蓝图,就双方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共同出席合作文件签署仪式。李强总理和赵乐际委员长将分别会见杜达总统。

波兰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今年是中波建交75周年。中方愿同波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不断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持续丰富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举行

6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见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共同举行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双方有关部门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议题进行对话交流,梳理第四次高层对话以来的务实合作成效,讨论下一步合作举措。

对话中,丁薛祥强调,电动汽车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志性产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典型的保护主义,不利于欧盟绿色转型,有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大局。希望欧方增强环境气候和经贸领域对华合作政策的一致性,避免因为经贸摩擦迟滞绿色转型进程,避免设置绿色壁垒干扰正常经贸合作。双方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21-23日访华

据彭博社,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将于6月21日至23日访问中国。据悉,哈贝克访华前表示,作为欧洲主要经济体之一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德国在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中处于“特殊境地”。“我决心鼓励中方与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任由事态发展,让事情不断升级。


欧盟借反补贴调查之名窥探中国车企技术内幕?商务部回应

针对欧委会在调查中额外要求企业提供其他信息,借调查之名,窥探中国技术内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20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何亚东表示,据企业反映,欧委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索取中国电动汽车及电池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配方等方面的大量信息,比如要求中国企业详细提供电池成分和配方,还要求企业提供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所有电动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逐笔采购信息、销售渠道和定价方式、在欧客户信息、供应链布局信息等。欧方搜集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前所未有,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


商务部回应欧方担心中欧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相关报道

6月21日,商务部发言人就欧方各界担心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答记者问。称“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断挑起贸易争端。仅2024年以来,欧方就密集出台了31项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欧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

《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在布鲁塞尔发布

6月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中国商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联袂举行《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中欧企业圆桌论坛。期间,法国、爱尔兰、比利时等政商学界领袖均表示加征关税于竞争不利,于绿色转型不利。此外据报告调研发现,调研发现82%受访企业表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导致对欧投资信心下降,73%受访企业表示调查对其欧洲市场销量产生负面影响。


5月份德国对华出口同比下降14%

6月21日,商务部发言人就欧方各界担心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答记者问。称“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断挑起贸易争端。仅2024年以来,欧方就密集出台了31项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欧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


周知·智库观察
-中文智库文章推荐-

《全球经济“碎片化”的挑战》

作者:贾中正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气候灾难频发,全球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碎片化”现象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贸易限制措施激增,不同集团间贸易大幅萎缩;相互投资大幅下滑,主要经济体间投资势头锐减;“脱钩断链”“去风险”加剧,扰乱全球供应链;全球加速“去美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开启多元化格局,这令本已疲弱的世界经济复苏更加艰难,经济产出遭受巨大损失,增长前景面临挑战。

在供应链领域,“脱钩断链”“去风险”加剧,扰乱全球供应链。西方大国对非西方大国的遏制和打压持续升级,大国关系博弈日趋激烈,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首当其冲。2023年以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推出所谓“去风险”政策,变相推动对主要经贸伙伴“脱钩断链”。


-外文智库文章推荐-

《艰难权衡:下届欧盟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者: Marco Buti Marcello Messori

来源:布鲁盖尔

上周欧洲议会选举之后,欧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届欧洲议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审查欧盟委员会主席和委员的候选人。从新委员会上任伊始,三项首要的经济政策议程考验着其应对能力,立法者应促使被提名人了解他们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首先是如何在宏观经济层面将支持经济增长与财金稳定结合起来。第二,委员会必须在不损害经济增长潜力和社会凝聚力的情况下,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取得进展。第三,必须决定如何将对效率的追求与对安全(包括经济安全)的追求结合起来,前者需要创新和较长的价值链,后者则受到日益加剧的国际冲突的威胁。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