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 欧盟峰会对华讨论得“六大结论” 欧美完成第五次关于中国的讨论会
编者按:6月30日是欧盟涉华讨论和政策出台繁忙的一天。在布鲁塞尔,欧盟27国首脑参加峰会,重要议题之一是对华关系,欧洲理事会和欧委会在对华路径上出现较大分野,一方强调“合作”,另一方大谈“去风险”,最终欧盟27国领导人达成关于中国的“六点共识”;在阿姆斯特丹,荷兰政府发布了《先进半导体生产设备法规》,涉及八个物项,我驻荷使馆即日表示“坚决反对”;欧美近期还完成第五次副外长级的关于中国的对话会。商贸领域中欧对话频繁,如30日“欧洽会”在成都隆重召开;29日,欧委会发布科研国际合作评估报告,比较消极的是欧委会说利用新规排除了中国实体参与,今明两年在“地平线欧洲”下双方合作剩两项:一是农业、食品和生物科技;二是气变和生物多样性,商会在当日举行的研讨会上呼吁欧盟与中国加强科研合作。此外,7月1日起,西班牙将接棒瑞典,成为接下来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令各方期待。欧盟中国商会《周·知》关注重要中欧经贸动态,订阅中英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感谢阅读,祝周末愉快!
周知·重点聚焦
本周,欧盟主要机构——最高决策机构欧洲理事会、执行机构欧委会、外交机构欧盟对外行动署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都有涉华新动态,且展现欧盟对华不同心态和战略的内部“角力”,以及欧盟机构间话语体系不同的复杂图景。
首先最高级别战略层面的讨论发生在舒曼广场:欧盟27国首脑在周五的欧盟峰会就如何发展对华关系交换意见,包括日程上安排好的讨论欧委会对华“去风险”最新载体——“经济安全战略”;30日中午,会议“结论”出炉,集结了欧盟成员国元首们对华政策“最大公约数”,很有看头。
他们同意了以下六大事项,总结来说:1)重申欧盟的对华三重定位不变;2)在全球性挑战上加大对话合作;3)双方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但欧盟将减少对中国在关键领域的战略性依赖,“将在需要和适当的时候去风险或多样化,欧盟无意脱钩或内顾”;4)呼吁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上发挥作用。第五和第六项则是一些“老生常谈”,涉及台湾局势和人权等,但谈到后者时则表示“欢迎”双方重启人权对话机制。
这个总结并不一般,有对华更务实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身影,即更多把中欧双边关系从应对全球挑战和经贸伙伴角度审视,把涉乌克兰局势的“共识”放在第四的位置,而不是上来就大谈俄乌冲突,把中欧关系绑在乌克兰局势上。耐人寻味的是,即使会议讨论了欧委会所提出的“经济安全战略”,但元首们并没有在公报中提及该战略——米歇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说,峰会对“经济安全战略”的讨论只是第一步,也不是最后一步。这也许隐约折射了欧盟内部对欧委会“去风险”战略的“管控”,毕竟该战略中的收紧中国对欧投资和收紧欧洲对华高科技投资引起争议,尤其是后者引发正欧洲内部“自由贸易者”们的不满。
峰会前的6月26日,欧洲理事会还发布了关于中欧经贸关系的图表,凸显中国对欧盟在经贸等领域的重要性。
欧委会坚持“去风险”,中欧科研合作未来可能有寒气。正如有外媒记者评论30日峰会“一个欧洲,两个对华态度”,欧洲理事会和欧委会的涉华立场有较大差异。相比欧洲理事会更凸显合作,欧委会仍更坚持“去风险”,其出发点是把中国看成“体制性竞争对手”。很多人发现,这一出发点4年来已经慢慢侵入欧委会涉华政策制定“骨髓”,点滴改变欧委会在涉华事务上的诸多做法。一个最新的例证是6月29日欧委会科研创新总司发布的国际合作的评估报告,重点涉及中国,里面毫不避讳提到,中欧“体制性对手”影响加重。报告说,2023年和2024年,欧盟在“地平线”科研项目上和中国有两个旗舰项目合作,一是在食品和生物科技;一是气变和生物多样性。然而,“地平线欧洲”相关法规“已被使用以阻止中国实体参与创新行动”。
欧方认为,在“研究”领域,即“开放科学、研究道德与诚信、研究人员流动及研发和创新中的性别平等”方面有积极进展,但在更硬核的“创新”领域,及“知识产权、规范前研究、合格评估和标准化、获得政府采购、公平和透明的监管框架”方面,中方是受限的。当前,中欧正在制定未来合作框架,但当下欧委会科研领域所释放的信号似乎并不太明朗。欧方数据显示,欧盟范围内,政府部门在整体的研发费用支持比例大约为30%(2020年数据),企业支出比例略解决60%。但政府研发支出有风向标和平台作用,预计仍将对私营部门合作带来一定影响。
本周,欧洲议会和欧盟对外行动署也有涉华动向,比如欧洲议会研究机构跟踪对中欧“体制性竞争对手”的研究,其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一些涉华意见,“欢迎”欧委会的“经济安全战略”,但提出要重视中国在经贸中的重要角色等。欧盟对外行动署方面,6月25日则发布了此前欧美第五次关于中国的对话会的新闻发布。这个对话会是由双方外交官员参与,议题一直以来倾向于政治化。
总得来说,本周欧盟内各项涉华事务继续呈现出各方对如何发展对华关系仍然存在不同层次分歧。6月30日,荷兰出台半导体单边管辖清单,涉及八大物项,引发我驻荷兰使馆强烈反应。对于欧委会在本届欧盟领导层即将“洗牌”时所抛出的“去风险”战略,其言与行对经贸政策的实际影响似乎还仍有待观察。正如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近期所深刻指出,“去风险”总比“脱钩”要好,但中国不希望“去风险”只是改头换面的“脱钩”,不能以“去风险”为名行“脱钩”之实,也不应把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混为一谈。
周知·热点速览
荷兰颁布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条例
媒体报道,6月30日,荷兰政府颁布有关先进半导体设备额外出口管制新条例,新举措将于9月1日正式生效。据新规,荷兰半导体设备厂商须为八个物项下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申请许可。据“芯智讯”,受影响设备包括:部分EUV光罩保护膜及生产设备;EUV光刻机(已于2019年禁止对华出口)和满足一些参数的其他设备;用于金属剥离的原子层沉积(ALD)设备;设计用于硅(Si)、碳掺杂硅、硅锗(SiGe)或碳掺杂SiGe外延生长的设备;部分Low K电介质的设备;部分设计软件;一些开发、生产设备所需的技术等。当日,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回应表示,荷兰政府此举这是对出口管制措施的滥用,是对自由贸易和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背离,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德法意拟共同加大对原材料领域投资
据法广消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经济或工业部长6月26在柏林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们将深化合作,以确保获得至关重要的关键原材料。为投资战略原材料,法国设立一个将拥有5亿欧元公共资金的投资基金,同样,意大利将设立10亿欧元投资基金。德国还在讨论,可能也要设立10亿欧元投资基金。
马克龙:希望与中国建立尽可能好的关系
当地时间25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专访视频。此次专访于6月23日在巴黎召开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场间隙进行。除峰会有关问题外,马克龙在采访中主要谈论对法中关系,以及与美国关系的看法,再次强调欧洲战略自主的重要性。《环球时报》26日报道,专家认为,马克龙言论反映出欧洲不愿被美国拖入不属于自己的危机中。
中国电池产业进入欧洲光伏储能市场
据BusinessKorea报道,中国电池产业近期将目光转向欧洲的光伏储能(ESS)市场,因为这些中国企业受美国IRA法规限制,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外媒表示:中国和韩国的电池企业,将在欧洲市场正面竞争。
“中国造”空客飞机首次交付欧洲航司
据界面新闻报道,6月27日,空客亚洲总装线首次向欧洲航司客户交付飞机。当天,匈牙利威兹航空(Wizz Air)从位于天津的空客亚洲总装线接收一架A321neo飞机。交付仪式中,威兹航空透露,未来六到七年将继续接收300余架空客飞机,首次从天津顺利交付后,未来会在天津接收更多的飞机。
匈牙利贸易部长:将激励中国对匈投资
6月27日,在当天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分论坛上,匈牙利外交和贸易部长Peter Szijjarto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中国已成为匈牙利的第一大投资国。匈牙利在电动汽车领域有许多投资正在进行中。匈牙利欢迎并鼓励中国投资者继续投资。
大众汽车将削减德国工厂ID.4及ID.7产量
据德媒报道,大众汽车公司将在未来两周内削减其位于德国埃姆登工厂的电动ID.4紧凑型SUV和ID.7轿车的产量。报道称,由于销售疲软,大众正在暂停这两款车型的晚班装配。
周知·智库观察
-中文智库文章推荐-
《中欧应率先建立数字互信机制》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方兴东
(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
文章说,数字互信,是在国与国之间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信任机制,它以技术互相开放、供应多元、基于数据本地化全球按需流动、平等互利、互不歧视等原则为基础。
以中德为例,中德数字互嵌程度远超想象;双方相互依赖显著不对等,中国对德技术依赖远高于德国对中国的依赖;没有互信可能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双输局面难以承受。数字互信未来将成为整个国际秩序制度保障之一。合则两利,分则俱伤,是对数字互信很好的诠释。
-外文智库文章推荐-
《应对中国的第一步是改善欧美关系》
来源:欧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
作者:Georg E. Riekeles
(Associate Director and Head of Europe's Political Economy programme)
文章说,俄乌冲突早期,美欧联手应对中国的合作较顺利,对中国观点趋同为跨大西洋制裁合作提供支持。但随时间推移,欧盟逐渐无法承受美国的游戏:一面与中国经济对抗,一面在大西洋地区推进无序竞争。
文章说,并非所有欧洲人都准备采取强硬对待中国的立场,但他们一致认为有必要保护自己免受霸权和胁迫的影响。正如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政策中心演讲时提到,近十年,中国一直在推动“让中国减少对世界的依赖,让世界更加依赖中国”的进程。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