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商会新闻

《周·知》| “不带手机”——欧盟27国领导人如此“战略讨论”中国 ;会议长达数小时,公报仅提一句话

来源:欧盟中国商会| 发布时间:2022-10-22
分享        

编者按: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于当地时间周五下午3点左右结束。欧洲媒体说峰会闭幕时间“对标”马上要离任的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因其任期正进入最后数小时的“倒计时”。另外,峰会专程举行关于中国的“战略讨论”,很特殊的是,欧盟27国领导人都不允许带手机;闭门会延续数小时,但会后峰会公报关于中国的却只有一句,没有正式结论。峰会前后,不少欧盟国家领导人都就本国对华关系发展发表看法,分歧犹存。峰会最“拉锯”的是关于欧洲能源价格的讨论和应对措施,这个冬天对深陷高通胀的欧洲来说很有“寒气”。欧洲舆论非常关注正在举行的20大,比如分析机构及欧洲议会“智库”都第一时间就发布观察文件。中欧经贸关系方面,在本周举行的巴黎汽车展上,中国新能源造车势力集体发力,精彩亮相;欧洲首个5G智慧铁路港在匈牙利启用,由中企支持;欧洲电池工业正狂飙突进,但面临“人才荒”。下周,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将讨论“强迫劳动禁令”等法案。欧盟中国商会《周·知》关注重要中欧动态,感谢阅读,订阅中英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祝周末愉快!

本文约4400字,阅读时长约13分钟。


“熬夜”是欧盟峰会的常态,尤其是在有争执不下的议题时。本周20日和2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领导人会议也是如此:会议首日,因能源政策,讨论跌宕延长至21日凌晨2点。据央视新闻,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欧盟峰会在能源问题上“达成一项协议”,各国“强烈并一致认为”需共同行动实现三个目标:降低价格、保障供应安全以及继续减少需求。

据欧盟峰会声明,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同意欧委会此前提出的多项紧急能源措施,包括联合采购天然气、对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实施限价机制、协调欧盟成员国能源供应等。此外,各方广泛支持对“用于发电用途的天然气实施价格限制”。

对中欧关系观察人士来说,峰会第二天关于中国“战略讨论”是跟踪和分析的重点,目前来看,有以下不寻常之处:

首先,会议要求领导人“不带手机”。21日上午10:35分,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发言人Barend Leyts在推特上宣布说,峰会开始第二天的议程,米歇尔主席已提议开始关于中国的“战略讨论”。他加了一句:“会议室里没有手机”。

1_副本.jpg

据南华早报记者,不让带手机在当天领导人关于乌克兰的长时讨论中并未被提及,显示欧盟对涉华讨论可能遭信息“泄漏”感到“紧张”。由于部分涉华议题如涉台讨论过于“敏感”,很多欧盟成员国不愿深入讨论或落在纸面上。该记者说,这也给媒体获取信息造成不便。

其次,是涉华讨论时长与公报结果的不对称。据外媒,关于中国的战略讨论延续数小时,会议关于中国的观点非常丰富,成员国讨论很激烈,当然也出现了观点的分化,比如是不是要把中俄看做一体,以及如何发展对华关系。虽然峰会议程本身并未要求欧盟领导人就涉华关系达成任何结论,然而公报提及中国表述的“简洁”似乎也很有意蕴。长达9页的峰会公报中在最后“对外关系”中第一条仅仅这么表述:“欧洲理事会就欧盟与中国关系举行了战略讨论”。

第三、欧洲舆论对中国作为“体制性竞争对手”似乎着墨不多。很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峰会的有关表态中,似乎较少提及欧盟对中国的第三重定位——“体制性竞争对手(systemic rival)”,反而非常关注第二重定位——经济领域“竞争者(competitor)”。欧洲舆论还显示,本周早些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外长会也讨论了对华关系,而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内部报告认为应突出中国“竞争者(competitor)”角色。如果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体制性竞争对手(systemic rival)”相比,这似乎意味着在新地缘局势下,欧方反思对华关系时,有意从第三重定位向第二重定位“后撤”。

峰会结束后,一般成员国还会举行个单独的发布会,就峰会成果发表看法。目前来看有以下最新重要表态:

德国:德国是欧盟最大经济体,是中国在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欧洲媒体,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发布会上“确认”将访问中国。他提到还和法国讨论了访华日期。媒体说,确定的是,德、法领导人不会一同访华。

关于涉华关系,朔尔茨希望保持对华贸易,认为欧盟应该保持为开放的贸易伙伴。

关于近期报道说朔尔茨拟同意中企收购汉堡港股份,他则表示“目前还没有最终结论,还有问题需要澄清”。同时,他还“调低”该收购的“重要性”,认为德国并不是在“出售”港口,而仅是参与这一层面的问题。

法国:路透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五说,欧盟需“重新思考”与中国的贸易对话,呼吁中欧双方“更公平竞争”。他还说,把基础设施卖给中国是“战略失误”(strategic errors)。

荷兰:荷兰首相吕特说,很重要的是,欧洲要尽可能自信,但也更独立。欧盟应寻求“平等和对等,不是美国的某种延伸,但有自己的对华政治。”

意大利:本次较少欧洲舆论关注即将离任的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是否涉华言论。不过有趣的细节,峰会结束时间据说“照顾”了德拉吉的离任时间,因为在意大利,周五下午正组建新政府。峰会需保证德拉吉参加会议期间“仍能代表意大利”。

斯洛文尼亚:据媒体,斯洛文尼亚总理 Robert Golob说,欧盟领导人对与中国关系有非常多样化的看法,有些人把中国和俄罗斯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些人“完全反对这样做,说我们不能将两者相提并论。”他还说,斯洛文尼亚对中国采取“多样化路径”,不把中俄推向一起“符合我们的利益”。

匈牙利:欧洲舆论本周也高度关注了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部长西亚尔托近期积极涉华表态。他说,匈牙利政府会反对所有会损害欧中经济合作的倡议。他说匈牙利是除德国和中国外唯一一个有德国三大汽车厂商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三大电池生产产能,世界第五大电池出口方。世界前六大电池制造商中有两个都在匈牙利设厂,中国的宁德时代近期也宣布了匈牙利历史上最大一笔外国投资。

比利时: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说要重新审视欧中关系,在某些议题上比如气候变化,中国是伙伴。

波罗的海国家:对德国领导人独自访华有“微词”,认为“最好欧盟27国一起和中国打交道”……“面对大国时,欧盟团结起来才更有力量。”

总得来说,此次欧盟峰会涉华讨论十分重要,对观察中欧关系发展走向很有意义。可以看出,和中国经贸关系紧密,获益较多的欧盟成员国更倾向于加强对华合作,但欧盟内部分歧犹存,凸显了复杂性。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万列

海外网,2022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万列、发送货物118万标箱,同比增长7%、8%。


媒体报德国总理拟同意让中资入股汉堡港口

观察者网,围绕中远海运收购德国第一大港汉堡港Tollerort集装箱码头35%股份一事,德国联邦政府内部争论不休,至今悬而未决。

10月20日,德国NDR广播电台援引消息称,联邦经济部正在对这一收购案进行审查,并计划将该议题提上联邦内阁会议议程,以便做出最终否决。但联邦总理府则站在德国企业界一边,总理朔尔茨已指示相关部门起草一份妥协方案,有意推动收购案在10月底完成。


“中国智造”加速登陆欧洲市场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7日,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巴黎车展时隔四年再度启幕。在这场被视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的盛会上,国内外汽车品牌云集,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再次领衔中国汽车出海。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最新进展

10月17日,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五期中期成果研讨会以视频会议形式成功召开。中国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和欧洲空间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hbacher)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国家遥感中心主任赵静和欧洲空间局对地观测部主任高级顾问莫里斯·伯杰(Maurice Borgeaud)共同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键和欧洲空间局对地观测部主任西蒙妮塔·切利(Simonetta Cheli)在开幕式上发言。


欧洲首个5G智慧铁路港在匈牙利启用

新华社报道,欧洲首个使用5G专用网络管理的智慧铁路港——匈牙利的东西门场站18日启用。据介绍,该项目所需的5G网络由沃达丰匈牙利公司承建,网络设备由华为匈牙利子公司提供。


欧盟极力寻找电池专家

据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本周发布的分析,欧洲37个千兆工厂目前正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德国,10个千兆工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开始生产,包括特斯拉在Grünheide、大众汽车在Salzgitter、Heide的Northvolt 3或CATL在Erfurt附近的工厂。

据Benchmark Minerals数据,至2024年,欧洲电池片生产份额将达15%左右,排在中国之后,为全球第二。因此2025年开始,欧洲或可每年创造2500亿欧元价值,在电池领域创造多达400万个就业机会。报告还说,欧洲在该领域急需专家与人才。


欧方将举行“强迫劳动产品禁令”听证会

据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10月25日将举行关于欧委会“强迫劳动产品禁令”的听证会。日程如下:

2.png


欧盟峰会已在能源问题上“达成一项协议”

国际金融报,当地时间21日凌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峰会已在能源问题上“达成一项协议”,各国“强烈并一致认为”需共同行动实现三个目标:降低价格、保障供应安全以及继续减少需求。

据峰会声明,欧盟27国领导人同意欧盟委员会此前提出的多项紧急能源措施,包括联合采购天然气、对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实施限价机制以及协调欧盟成员国能源供应等。此外,各方广泛支持对“用于发电用途的天然气实施价格限制”。欧盟领导人要求欧盟委员会就上述措施尽快出台具体实施细则。


智库观察

本期智库观察第一篇文章是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探讨《二十大报告中对外开放的新信号》。作者认为,二十大报告关于对外开放的内容释放出三个重要信号:首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意味着,二十大以后中国开放的大门将会进一步敞开。第二,在高水平开放的内涵方面,报告有两点内容为首次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是以前从没有提到的”。魏建国认为,以前主要提规则,现在是包括规制、管理、标准在内的制度型开放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表明了我们加快开放的态度。第三,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不仅仅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期智库观察第二篇是欧洲议会研究服务中心(EPRS)10月19日发布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策简报,该简报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对二十大进行介绍和分析。简报包括简要介绍,介绍中国的领导层以及大会结束后的预期等。简报提到,在经济政策上,中方承诺营造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为基础的 “世界级商业环境”,并承诺中国将继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