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 外媒:欧中经贸高层对话将举行 欧盟出资400万欧元资助智库研究中国
编者按: 欧洲媒体报道,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下周7月19日将与中方举行经贸高层对话,如果属实,这将是继上周绿色领域高层对话后又一中欧双边高层对话机制运行,令中欧各界充满期待。这两日,中欧官方都发布重要经贸数据: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2.5%;今年1-5月,欧盟对华进出口总额3405亿欧元,同比增长27.3%。此外,欧委会夏季展望报告预计,表示受俄乌局势影响,欧盟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全年平均通胀率将创历史新高。本周还见证欧元兑美国跌平,近20年来首次!近期外媒还报道,欧盟在“地平线欧洲”下设立“应对重新崛起的中国”项目,未来三年将出资400万欧元资助欧洲9家智库或研究机构加强中国研究,弥补欧洲对华认知不足;本周,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全票通过欧盟机构关于外国政府补贴法规的政治协议,预计9月议会全会将对此投票。本期欧盟中国商会《周·知》关注重要中欧经贸动态,感谢阅读,订阅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
本文约4800字,阅读时长约14分钟。
近期中欧关系有两大重要看点,一是高层对话往来、复杂局势下的中欧经贸数据和欧盟单边经贸工具立法进展;二是欧盟意识到对华研究上的不足,开始资助欧洲智库旨在形成更自主的对华认知。
首先是重要的中欧双边高层对话往来、新经贸数据和欧盟有关立法进展。
1)中欧各界所期待的经贸高层对话或将举行。继上周第三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数家欧洲媒体包括德国“平台(Table)”新闻和政治家(Politico)等本周报道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将于下周7月19日举行,而上次该对话机制举行是在2020年。据欧洲媒体,本次对话覆盖议题非常广泛,包括全球经济挑战如粮食安全和能源价格等,供应链瓶颈、双边贸易和投资问题以及金融服务等。对话的重要背景则是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大和当前新地缘政治局势。媒体报道,欧方将由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主持该高层对话。
2)当前,欧盟经济所面临的低增长高通胀下行压力加大,但中欧经贸仍持续增长,为双方市场和经济合作发展发挥稳定性力量。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欧盟对中国货物出口926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925亿欧元微增0.1%;而从中国进口货物高达2479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1亿欧元,增长41.8%。中国仍保持为欧盟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地位。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美国为欧盟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欧盟对美出口达2031亿欧元,增长29.6%,从美进口为1349亿欧元,增长50.2%。按欧盟统计局数据看,今年1至5月,中欧贸易额比欧美贸易总额多25亿欧元。
3)关于中欧各界高度关注的欧盟外国补贴法规,继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和欧委会就法规达成政治协议后,7月14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全票通过该政治协议。下一步,预计今年9月,欧洲议会将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全会上就此投票。
第二大看点是欧盟今年将启动的联合对华研究项目。欧盟意识到欧洲对华研究存在不足,已在“地平线欧洲”下发起总额为400万欧元的 “应对重新崛起的中国”(“Dealing with a resurgent China”)项目,汇集来自欧盟7国9个智库或大学研究机构,加强对华研究,为欧盟决策提供参考。据报道,该项目为期三年,预计2022年11月开始运行。
该项目由哥本哈根商学院协调,其他机构包括法国亚洲中心和国家政治科学基金会、比利时的布鲁盖尔智库、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和波鸿鲁尔大学、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和意大利东皮奥蒙特大学。
在欧委会官方网站,“应对重新崛起的中国”项目介绍如下:
“中国作为顶级大国的重新崛起正改变世界,欧盟需要制定一个基于知识的长期方法,以便与重新崛起且日益强硬的中国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变化(包括选择性 "脱钩 "过程和持续的中美紧张关系)进行战略合作。
为助力实现这一目标,该联合项目将汇集七个国家中最优秀研究人员,以协同工作方式在欧洲建立一个世界级的独立中国知识库。我们将通过参与关键的科学研究、培养年轻一代学者和建立一个持久合作网络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未来的课题将涵盖地平线项目征集所涉及的所有关键议题,即社会和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此外,这个联合项目将优先考虑对欧盟、企业界、媒体和整个欧洲更广泛的公众的影响和传播。积累关于重新崛起的中国的独立知识将使欧盟能够更好地应对它。”
截图自项目官网
Science|Business报道,项目将制作关于中国的政策简报、播客和研讨会等,“以弥补整个欧盟多年来对中国研究的忽视。"
报道说,欧盟政治家们多年来一直担心,他们对在20年内已转变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国家缺乏深入了解。2018年德国政府一份评估中国专业知识报告指出,分配给了解美国的资源远远多于中国。Ruhr-University Bochum的副研究员、报告的主要作者Matthias Stepan说:"对美国的研究和教学资金是巨大的,而研究中国的资金则非常少。他警告说,这种忽视对德国了解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可能是 "灾难性的"。
例如,报告指出,2017年,设在柏林自由大学的约翰-肯尼迪北美研究所有37名教授,但相比之下,设在海德堡大学的德国最大的中国研究所之一只有5名教授。同时,自2013年以来,在中国学习的德国学生数量停滞不前。Stepan说,这减少了能够返回欧洲并担任中国研究人员的毕业生的数量。他说,如果欧洲没有关于中国的深入研究,政治家们就有可能把这个国家看成非黑即白的。
负责协调该项目的是哥本哈根商学院(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该学院专门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教授Kjeld Erik Brødsgaard表示:“欧洲确实有研究中国的能力……但问题是,这些研究环境散布在欧洲各地……我们很少有像美国那样举足轻重的中国中心。”
Brødsgaard指出,欧洲大学倾向于将中国专家集中到独立的东亚研究所,而不是在主流的经济、政治或人类学系中雇用中国学者。他说,相比之下,美国大学在其所有院系中都雇用中国研究人员。"美国的中国研究没有被框住。"
“如果没有自己的中国专业知识,欧洲就有可能盲目地追随美国的政策。"Brødsgaard说:"我不认为我们应该自动跟随美国对中国的看法。”
与此同时,由根特大学协调的另一个项目ReConnect China也获得了同一欧洲项目Horizon Europe的资金支持。
此外,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宣布参加该项目,说项目主要目标之一是为欧洲决策者提供必要信息,以便在各领域对中国政策形成共同立场。该联盟将在三年内获得高达400万欧元的资金。它将于2022年11月开始工作。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2.5%
新华社7月15日报道,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不利影响明显加大,经济发展极不寻常,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
见证历史:欧元兑美元跌平
新华社7月12日报道,欧洲外汇交易市场数据显示,1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比1,这是自2002年12月以来欧元首次与美元平价。
另据欧洲中央银行数据,11日欧元对美元汇率由前一日的1比1.0163降至1比1.0098,自2022年初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1%。
德国《商报》网站分析称,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与美元走强、欧元区国家通胀高企、欧洲能源危机蔓延以及在欧洲央行加息预期下欧洲高负债国家风险上升有关。
花旗集团货币分析师易卜拉欣·拉巴里预计,在跌至与美元平价后,欧元将继续下跌。
克罗地亚将成第20个欧元国 欧盟批准2023年加入
据中新社报道,欧盟理事会12日宣布完成所有法律程序,确定克罗地亚将于2023年1月1日改用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第20个成员国。
据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公告,当日欧盟理事会通过最后三项法案,据此克罗地亚将于2023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届时克罗地亚法定货币将从现在的库纳变为欧元。
公告显示,在欧盟理事会最后三项法案中,其中一项是克罗地亚加入欧元区后,欧元兑克罗地亚库纳汇率将设定为“7.53450”,即1欧元兑7.53450克罗地亚库纳。
欧盟下调明年经济增长预期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委员会14日发布的夏季经济预测报告说,欧盟维持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不变,但下调明年增长预期。
报告预计,2022年欧盟经济将增长2.7%,2023年将增长1.5%;2022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2.6%,2023年放缓至1.4%。2022年欧盟年均通胀率为8.3%,欧元区为7.6%;2023年欧盟年均通胀率降至4.6%,欧元区为4.0%。
报告称,欧盟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化石燃料,经济易受能源市场发展影响,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影响了外部需求,预计今年内经济活动将较为低迷。新一轮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可能会进一步推高通胀,抑制经济增长。同时,不能排除新冠疫情在欧洲卷土重来给经济带来破坏的可能性。
欧盟对俄飞地“解封”!
央视新闻援引俄罗斯媒体报道,欧洲联盟已同俄方达成协议,同意不再以违反制裁为由,阻碍俄方货物经立陶宛运入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俄罗斯《消息报》13日以俄高官为消息源报道,欧盟向俄方提供的一份文件说明,“不可能限制俄罗斯联邦下辖主体之间货物运输,因此,所有运往(加里宁格勒)地区的货物均应作为例外移出制裁清单,包括铁路和公路运输在内”。
6月份我国外贸重回两位数增长
据新华社报道,海关总署13日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实现稳步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6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4.3%,增速较5月加快4.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1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2%;进口8.66万亿元,同比增长4.8%。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一季度平稳开局,5、6月份又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趋势,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坚实基础。
智库观察
本期智库观察第一篇是欧洲政策中心(EPC)发布的评论文章,《欧洲(地缘)政治共同体和扩大改革:两个重要但独立的讨论》(The European (geo)political community and enlargement reform: Two important but separate discussions),作者是Marta Mucznik。文章指出,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最近提出的关于 "欧洲(地缘)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标志着人们开始集体反思如何在扩大后扩大欧盟的地缘政治范围。随着欧洲大陆战火纷飞,全球地缘政治竞赛和"欧洲历史的构造性转变"正在进行,这些建议对重新思考欧盟应如何与其周边地区打交道作出了及时贡献。
本期智库观察第二篇是发布在参考消息上的文章《欧元与美元平价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文章综合多个专家的观点,并指出美元走强,对考虑去欧洲度假或到国外购买商品的美国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这可能会拉低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且可能缓解持续的通胀。但专家们说,欧元贬值也暗示了全球贸易步伐放缓,加剧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