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中国反制裁后,欧洲议会INTA副主席首度公开谈中欧投资协定
编者按:中国上月对欧盟宣布反制裁措施后,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INTA)取消了中欧投资协定审议会;本周一,INTA副主席、中国事务常设报告人冯克勒等参加波兰智库关于中欧投资协定的线上会议,他说自己受到协定反对者的压力;本周中欧领导人参加美国气候峰会;欧盟《欧洲气候协定》谈判尘埃落定,中期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将入法;欧委会提出人工智能法律框架;欧盟成员国外资审查措施趋严,近期两起中国对意大利公司收购中止或被取消。感谢阅读,订阅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祝周末愉快!
注:下文不代表商会立场。文章约3000字,阅读时长约8分钟。
4月19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INTA)副主席、罗马尼亚籍议员尤里奥·冯克勒(Iuliu·Winkler)和另外两个欧洲议会议员参加波兰智库国际问题研究所(PISM)组织的关于中欧投资协定的线上讨论会。这是上月中国宣布反制裁措施,欧洲议会INTA取消中欧投资协定审议会后,冯克勒作为中国事务常设报告人及中欧投资协定监测小组组长,首次在公开场合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冯克勒在开场白中肯定了CAI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他说在27个欧盟成员国中,有26个国家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条约,都是建立在ISDS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基础上,而这一机制已被认为过时。“从来没有任何一家欧洲公司使用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欧盟也不再考虑它。”所以这方面有强有力理由用CAI取代26个双边投资条约。
他说,CAI不仅“再平衡”欧盟-中国投资关系,也是从全球角度对欧中经贸协定的“再平衡”。欧盟是唯一没有与中国进行基于规则的接触的全球经济或贸易主要参与者,美国和中国有经贸第一阶段协议;其他太平洋国家有RCEP,涵盖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GDP,还有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和越南等,全球主要经济体有的和中国还有FTA或其他类型的全球协议,但欧盟没有,这一点必须得到纠正。在世界贸易组织现在“情况不太好”的背景下,欧盟对华目标应是基于规则的接触。
关于是否继续举行欧洲议会CAI审议会,他说自己立场“非常清楚”,即中国取消制裁前,“我们不会把中欧投资协定放在议程上”。但他也提出,现在问题是,如何把中国——欧盟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纳入规则竞争中。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尤里奥·冯克勒在PISM组织的线上讨论会上。
欧洲议会内部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存在争议,而欧洲不同智库内部也存在分歧。他认为,分析协定影响要超越所谓的直接影响,把间接影响纳入考虑范围。比如罗马尼亚贸易中27%是对欧盟外的贸易,73%是欧盟内部贸易。谈到技术、出口、制造业,罗马尼亚第一商业伙伴是德国。如果只看成员国和中国的直接贸易数字的话,会认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影响不大,因为数额很小。但政策决策还应考虑间接影响,“从这个角度看,中欧投资协定的影响很大,非常重要。”
对于PISM报告质疑CAI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能否被有效执行,冯克勒提醒与会议员和听众,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有“全面贸易战”,还有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欧投资协定执行机制是“唯一一种对中国有效的机制”,否则执行就会停留在很低的技术层面。“我在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开放的,我不想过于乐观,但我也拒绝过于悲观的态度。”他说。
他还反驳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使中国取得对欧盟地缘政治上的胜利的观点。“现在看这些讨论和分析,包括协定和更广阔的欧中关系,我认为这不是中国地缘政治的胜利。”
有听众问中国是否向欧洲议会施压以通过协定,冯克勒说,“我没有看到任何这样的压力,至少对我个人来说这样。情况恰恰相反,中欧投资协定的反对者对我施加了压力,不让我对协定批准作贡献。”
他说,欧盟-中国制裁和反制裁风波出现时,他与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中国事务各“影子”报告人(来自议会各大党团)协商,暂停了协定审议会。原审议会的目的是与商业协会及欧洲企业讨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带来的利好,使欧洲议会更好了解欧盟公司的立场。
当前情况下,他提出“愿意在欧洲议会正式讨论更广泛的欧中关系”,但需要咨询议会各个党团,和INTA中国事务的“影子”报告人,以找出最好的解决途径。“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
他说,“我们目标是与中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建立一个基于规则的关系。”即使在内部存在争议和分歧下,欧洲“有能力做出最佳决定。”
当天线上讨论会上,波兰国际问题研究所(PISM)发布了关于CAI的报告,认为协定在欧美中复杂关系中发挥重要“政治作用”;协定谈判完成是对跨大西洋合作的一个“打击”。报告还称,欧盟无法保证协议实施,欧盟公司在某些领域的投资,可能会陷入困境。但是该报告是受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委托所做。彼蒂科菲尔上月出现在中国对欧制裁名单中。当天还一同参会的议员是欧洲议会波兰籍议员Anna Fotyga。
正如冯克勒所说,PISM报告和其他欧洲智库报告结论“并不和谐”。比如,本月,布鲁盖尔智库(Bruegel)发表研究报告《欧盟与中国的投资协议是否被低估?》说,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包括关于补贴、国有企业、技术转让和透明度的新规则,这将改善在中国经营的欧盟公司的有效市场准入。这些双边新规则也可以为世界贸易组织下的多边规则改革铺平道路,目的是使中国更好融入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这是欧盟、美国和其他“志同道合”国家的共同目标。“从经济角度来看,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个重要的协议,值得拥有。”
此外,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Stiftung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 SWP)4月研究报告提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大大改善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使投资者在中国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在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更有规则可循。通过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国放弃强制技术转让和合资企业要求,并承诺国家补贴和国有企业法规的透明度。在可持续发展章节中,中国还接受遵守环境和劳工标准的最大努力条款,承诺签署国际劳工组织(ILO)关于强迫劳动的公约。报告提到,鉴于目前局势,还不能确定该协定是否会被签署。
关于协定的一则欧盟人事变动信息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欧方首席谈判官、欧委会贸易总司主任Maria Martin-Prat近期被擢升为欧委会贸易总司副总司长。欧洲媒体认为,其在CAI谈判中的表现是加分项。
投资审查趋严,两起中国对意收购交易取消
彭博社报道, 意大利政府表示反对后,意大利CNH Industrial NV结束与中国一汽集团谈判。CNH此前讨论将其依维柯卡车和客车部门出售给一汽。匿名消息称CNH放弃谈判,是因为一汽没有为依维柯提出可接受报价。意大利政府曾表示反对将重型卡车出售给一家中国公司,后来赞扬了谈判中止的决定。
意大利政府认为“重型车辆生产具有国家战略利益”,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吉安卡洛·乔尔格蒂(Giancarlo Giorgetti)说,准备帮助确保重卡生产留在意大利。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欢迎该决定,说法意已经合作保护欧洲制造业。
综合媒体消息,意大利政府4月初还利用“黄金权力”阻止了中国深圳创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意大利半导体公司LPE S.p.A. 70%股权收购。意大利新任总理、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向媒体确认说,半导体是一个具战略重要性的产业,意大利将动用“黄金权力”条款干涉交易。
意大利“黄金权力”规定政府有权干预并阻止外国资本对意大利相关领域的收购行为。法广报道,意政府“黄金权力”目前适用金融、信贷、保险、能源、交通、水务、卫生、食品安全、机器人、半导体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意大利工业部正考虑将黄金权力扩大到汽车和钢铁行业的一些供应链。意大利黄金权力仅被用过3次,包括去年10月否决电信集团Fastweb与华为的5G合作案。
其他重要动态
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布讲话(全文)。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成都考察中国—欧洲中心。
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德国外长马斯举行视频磋商。
4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授权法案》,旨在欧盟境内加强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助力欧盟实现碳中和目标;当日,欧盟委员会还提出一套人工智能的法律框架,以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规范和限制,保护人们日常生活和正当权利不受侵害。
4月21日,欧盟就《欧洲气候法》达成协议,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将入法。
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时说,正与欧盟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供国际投资者参考,促进国际绿色金融协同发展。